兵法三国游戏

兵法三国演义|刘皇叔首立功

在《三国演义》第一回当中,出场了本书的几位重要人物。刘备、关羽、张飞、曹操带着主角光环次第登场。今天就开始讲讲三国演义第一战,主角是刘备,说是第一战,其实有三场战斗。

《三国演义》由黄巾起义开始,张角一军,前犯幽州界分,幽州太守刘焉招募义兵。刘关张桃园三结义,起义兵皇叔立首功。第一回的三场战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,都是以少胜多,或者说是以少退多。不过这却完全背离了《孙子兵法》的军事思想。

这也不奇怪,以少胜多,才具有戏剧性。小说家言,吸引读者作必要的夸张,情有可原。就是历史书籍,也往往喜欢记载戏剧性比较强的“历史情节”。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写下旷世兵法的孙子,在历史上留下的著名战例并不多。而采用“奇技淫巧”以少胜多、以弱胜强的军事故事和将军们,会被大书特书。因为孙子强调“先胜而后战”,“不战而胜”,“压倒性的优势”,这样的历史故事,未免有一些枯燥且乏味。尽信书,不如无书,我们读书,读历史,一定要有一些怀疑的精神。

言归正传,我们来看第一场战斗。“黄巾军程远志统兵五万来犯涿郡,刘焉令邹靖引玄德等三人,统兵五百,前去破敌。”你没看错,五万对五百,就是这么悬殊。而且军事行动的目的也很明确,“前去破敌”!这场战斗打的也很干脆利落。双方见面,首先开骂,先进行一波舆论攻势。黄巾军没什么文化,骂不过,直接怒而出战。

首先对决的是黄巾军副将邓茂和三弟张飞,张飞挺丈八蛇矛直出,手起处,刺中邓茂心窝,翻身落马。第二场出战的是主将程远志,他的对手是关二爷。“云长舞动大刀,纵马飞迎,程远志见了,早吃一惊,措手不及,被云长刀起处,挥为两段。”“众贼见程远志被斩,皆倒戈而走。玄德挥军追赶,投降者不计其数,大胜而回。”非常干脆地结束了战斗。

看到这里,有一个问题困惑我们很久了。为什么三国时期的战争,都是以“大将单挑,士兵观战”居多?这个其实也很好理解。小说家写战争时先让双方大将单挑,从戏剧的角度来思考,既好写也好看,要是真有板有眼的写行军布阵,不是小说家擅长的,读者也未必有耐心看。就好比美国大片中,英雄人物在战斗的时候,总会安排一帮观众在旁边“观看”,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戏剧张力。

第一场战斗我们能从中学到什么?兵法君认为,恰恰是《孙子兵法》的第一篇,计篇给了我们很好的答案。这里的“计”不是计策的计,更不是算计的计,而是计算的计。有一点拗口,但细细品味,孙子让我们计算什么?五事七计,咱们先要把对阵双方的方方面面做一个比较,找出敌我的优势、劣势,分析双方面临的机遇与挑战。

道、天、地、将、法。首先看道,所谓道,简单说就是发动战争的理由是否合乎天道。从历史上看,人类崇尚的还是胜利者的文化,往往胜利的一方,会占据“道”的优势。兵法君理解,“道”其实就是舆论战,发兵打仗想要理由,只要肯找,总是会有的,而且大多会“冠冕堂皇”。例如,明明是造反派,可以说自己是为了“清君侧”;明明是侵略别国领土,可以说是为了“替天行道”。总之,失败的一方,是没有嘴巴再说话的。胜利者的舆论战还可以继续。所以,所谓的道,你就是要“用实力来捍卫自己的价值理念”。

“天、地”就是天时、地利,在本次战斗中的作用体现的不明显,或者说对双方都是均等的,这个我们后面遇到合适的战例再谈。

“将”,毋庸置疑了,是本次战斗胜负的关键,张飞、关羽轻松挑落邓茂、程远志,将的战斗力差距较大。当然“将”的作用,不完全体现在能打。甚至可以说,能打是将军诸多功能当中,比较不重要的一个。“将”的主要职能是“协调”,方方面面的关系。将更像是一家公司的CEO,对上要处理好与董事长的关系,对于中层,要能知人善任,对于基层往往还要充当精神支柱或者说精神领袖的作用。

最后看“法”,法就是军法。对阵双方,在军法层面也有较大的差距。黄巾军更多的是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农民兄弟,为首的将领统领部队更多的采用的是宗教式的管理,有战斗力的“军法”无从谈起。官军方面,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军法体系,虽然刘皇叔招募来的多是义兵,但队伍当中一定有知晓军事法度的“老兵”,效率更高的军事传统可以给义兵最好军法教育。以五百对五万,之所以能赢,我兵法君认为,唯一的可能性,在于正规军对于“乌合之众”的降维打击。气势一输,一触即溃。

第一回还有两场战斗,兵法君预备一起讲,请看下集“出奇制胜”。

郑重声明: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,多谢。